查词语
查词语

蒙聋

拼音:méng lóng

注音:ㄇㄥˊ ㄌ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目不见,耳不闻。喻糊里糊涂。 明 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而听之。”

基本含义
形容人迷失、无知或不明事理,无法理解别人的劝告或指示。
详细解释
蒙聋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蒙指盖住、遮掩,聋指听觉丧失。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无法听到别人的声音,也就是指一个人迷失、无知或不明事理,无法理解别人的劝告或指示。
使用场景
蒙聋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的善意劝告或指示置之不理,不接受或不理解别人的意见。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肯改变,或者形容一个人对于事物缺乏理解和认识。
故事起源
关于蒙聋成语的故事起源不是很清楚,但可以通过解释和例句来帮助学习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结构
蒙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对于别人的忠告总是蒙聋。2. 她对于这个问题完全蒙聋,无法理解别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蒙聋”与“听不见别人的声音”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耳机,听不到别人的声音,表示他对别人的劝告或指示置之不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听觉相关的成语,如“耳濡目染”、“聪明过人”等,来扩展对于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蒙聋,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她对于同学的建议总是蒙聋,不接受别人的意见。3. 高中生:他对于父母的劝告总是蒙聋,不听他们的话。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