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恶逆

拼音:è nì

注音:ㄜˋ ㄋ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奸恶逆乱。《汉书·师丹传》:“ 丹 恶逆暴著,虽蒙赦令,不宜有爵邑,请免为庶人。”《隋书·李密传》:“不追 诸葛瞻 之忠诚,乃为 霍禹 之恶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是时 瑾 ( 刘瑾 )之恶逆方炽,不闻 野亭 有所论列。”
(2).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指殴打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 延臣 言 彦珣 杀母,杀母恶逆不可赦。” 胡三省 注:“律有十恶,杀父母者恶逆,恩赦之所不原。” 宋 苏轼 《缴进张诚一词头状》:“使诚有之,虽肆诸市朝,犹不为过。使诚无之,亦当为 诚一 辨明。缘事係恶逆不道,非同寻常罪犯,可以不尽根究。”参阅《唐律疏议·名例》。

基本含义
指恶劣的行为,对父母不孝顺或违背君主的忠诚。
详细解释
恶逆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恶指恶劣、邪恶,逆指违背、背叛。恶逆形容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或违背君主的忠诚,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谴责和批判。
使用场景
恶逆一词多用于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历史教育中,用来告诫人们要尊重父母、尊重权威,不要背离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
故事起源
恶逆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虞书·大禹谟》中,记载了大禹治水时,他的儿子夏桀恶逆父亲,不尽孝道。这个故事成为恶逆的起源,成为人们教育子女孝顺的典范。
成语结构
恶逆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恶表示行为的恶劣性质,名词逆表示背离、违背。
例句
1. 他对父母恶逆,不但不孝顺,还常常伤害他们的感情。2.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他们恶逆君主,伤害百姓。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恶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恶劣地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或者想象一个人违背了君主的忠诚,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恶逆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孝顺、忠诚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恶逆爸爸妈妈,我会好好孝顺他们。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恶逆君主的例子,他们对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3. 高中生: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不要恶逆父母,要尽孝道。4. 大学生:恶逆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该谴责和批判这种行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