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质贷

拼音:zhì dài

注音:ㄓㄧˋ ㄉ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典押借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母闻而喜,并力质贷而付之,半载而息倍焉。”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头穀者,人质贷其穀,加息以偿,至来岁春间。除其息,仍以本穀贷。”

基本含义
指以物品作为抵押品借钱。
详细解释
质借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质指的是抵押物品,借指的是借贷行为。质借的含义是以物品作为抵押品向他人借钱。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紧急需要资金的情况下,借款人将贵重物品作为抵押,以获取所需的资金。
使用场景
质借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如,当一个人急需资金,但没有其他抵押品或信用记录时,他可以考虑质借来解决燃眉之急。
故事起源
质借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在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经常面临突发情况需要资金。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人们通常通过质借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他们将贵重物品作为抵押品,向他人借钱,并在一定期限内还清借款。
成语结构
质借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上呈现出“质 + 借”的结构。
例句
1. 他为了支付医疗费用,不得不质借了家里的金器。2. 在古代,质借是人们解决资金问题的常见方式。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质借这个成语,可以将“质”字与“抵押品”联系起来,将“借”字与“借钱”联系起来。通过将含义与汉字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的借贷制度、抵押品的种类以及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质借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把我的玩具质借给朋友,他答应还给我。中学生:他为了买一台新手机,不得不质借了自己的电脑。大学生:她向银行质借了一笔钱,用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成年人:他为了扩大生意,不得不质借了自己的房子,以获取资金支持。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