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庸夫

拼音:yōng fū

注音:ㄩㄥ ㄈ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庸夫 yōngfū
[philistine] 平庸的人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详细解释

(1).平庸的人。《战国策·秦策三》:“ 夏育 、太史 启 ,叱呼三军,然而身死於庸夫。”《云笈七籤》卷九:“此道高妙,非庸夫狭学所可言论。” 明 张煌言 《复郎廷佐书》:“夫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为变色,而忠贞之士则不然。” 许地山 《女国士》:“凡是有大志而不求达到的,便是庸夫。”
(2).佣夫,受雇用的人。《战国策·齐策六》:“ 齐閔王 之遇杀,其子 法章 变姓名,为 莒 太史家庸夫。”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故 公孙弘 布被, 倪宽 练袍,衣若僕妾,食若庸夫。” 王利器 校注引 王先谦 曰:“《北堂书钞·衣冠部》引‘庸夫’作‘佣夫’。” 马非百 注释:“庸夫,即佣夫,受雇用的人。”

基本含义
指懒散无为、不思进取的人。
详细解释
庸夫一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里的“庸夫”指的是无所作为、不求进取的人。庸夫的特点是没有追求,不愿努力,缺乏上进心和创造力。
使用场景
庸夫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懒散无为、不思进取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上进心、不愿努力奋斗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工作或者项目的无所作为,缺乏成果的状况。
故事起源
庸夫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诗经中,被用来形容那些不思进取、懒散无为的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较早,因此没有具体的故事背景可供参考。
成语结构
庸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是一个庸夫,整天无所事事,不愿意努力工作。2. 这个项目一直没有进展,主要是因为庸夫的领导不思进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庸夫的发音与“勇夫”相似,但意义完全相反。可以将庸夫与勇夫进行对比,帮助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庸夫相关的成语,如“庸庸碌碌”、“庸人自扰”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庸夫,整天都不愿意做作业。2. 初中生:她是一个庸夫,从来不参加课外活动,也不愿意努力学习。3. 高中生:这个班级的庸夫太多了,整天无所事事,不愿意努力进取。4. 大学生:他是一个庸夫,整天都不思进取,没有什么追求。5. 成年人:他一直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没有什么成就和进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