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盐民

拼音:yán mín

注音:ㄧㄢˊ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盐民 yánmín
[salt producer] 旧时以生产盐为业的人

详细解释

从事盐业生产的人。 建南 《盐场》:“可是那米店,平时还弄些和着一半石屑一半青糠的米赊给盐民。” 阿英 《盐乡杂信》五:“潮退了,这儿留给盐民的,是一块块的湿漉漉的田,盐民对于这是感到欢喜。”

基本含义
指受到压迫、剥削的农民或劳动者。
详细解释
盐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的盐业中。在古代,盐是一种重要的商品,被称为“白色的金子”。然而,盐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严格的国家控制,农民和劳动者被迫从事盐业劳动。由于盐业劳动的艰苦和剥削性质,盐民成为了受压迫和剥削的象征。
使用场景
盐民一词常用于形容受到压迫和剥削的农民或劳动者。它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不公、阶级压迫等现象,也可以用来批评剥削者和压迫者。
故事起源
盐民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盐业。在古代,盐是一种重要的商品,由于盐的重要性和供应的紧缺性,盐业成为了国家严格控制的对象。农民和劳动者被迫从事盐业劳动,他们的劳动条件恶劣,待遇低下,因此被称为盐民。
成语结构
盐民是一个名词,由“盐”和“民”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盐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2. 在古代中国,盐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记忆技巧
可以将“盐民”与古代盐业联系起来,想象受到压迫和剥削的农民和劳动者在盐场中辛苦劳作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盐业制度,以及农民和劳动者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说,古代的盐民非常辛苦,他们每天都要在盐场里工作。2. 初中生: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古代的盐民受到了很大的压迫和剥削。
3. 高中生
盐民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受到压迫和剥削的农民或劳动者,是社会不公的象征。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