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做事慢吞吞,不积极主动,或者在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上拖延时间。
故事起源
迟迟吾行出自《左传·襄公十七年》。当时,齐国有一个名叫子家的大夫,他平时聪明机敏,但在处理重要事务时却总是犹豫不决,迟迟不行动。因此,人们用“迟迟吾行”来形容他的行动迟缓不果断。
例句
1. 他迟迟吾行,错过了最佳机会。2. 这个项目迟迟吾行,一直没有进展。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迟迟吾行”与“迟到不行”联想,两者都表示行动迟缓的意思,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时间、行动有关的成语,如“一动不如一静”、“行动胜于空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迟迟吾行,错过了放学后的足球比赛。2. 初中生:他迟迟吾行,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3. 高中生:面对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迟迟吾行,犹豫不决了很久。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