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菽粟

拼音:shū sù

注音:ㄕㄨ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菽粟 shūsù
[grain] 泛指粮食
布帛菽粟

详细解释

豆和小米。泛指粮食。《墨子·尚贤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夫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 宋 樊仁远 《浮云居士曾公行状》:“赴人之急甚己之私,飢者菽粟,寒者綈纊。”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甚至把小说比作空气和菽粟。”

基本含义
指农作物,也用来比喻基本生活资料。
详细解释
菽,指豆类作物;粟,指谷类作物。成语“菽粟”原本指农作物,后来也用来比喻基本生活资料。比喻基本的生活需求。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生活的基本需求和物质的基础。
故事起源
成语“菽粟”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小宛》中的一句诗:“菽之麦兮,宜尔室家。”意为“种植豆类和谷类作物,适合你的家庭。”这句话表达了农业生产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和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
成语结构
菽粟是一个合成词,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社区为居民提供了基本的菽粟。2. 生活的菽粟不能缺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菽粟”与农作物和基本生活需求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农业和生活需求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拓展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要珍惜菽粟,不浪费食物。2. 初中生:农民是创造菽粟的人,他们辛勤劳作,为我们提供食物。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菽粟已经不再仅指农作物,也包括了其他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等。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