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走方郎中

拼音:zǒu fāng láng zhōng

注音:ㄗㄡˇ ㄈㄤ ㄌㄤˊ ㄓ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串村走巷行医的江湖医生。《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请是请过一个走方郎中瞧过,亦要什么十五块钱包医。”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十:“你主张请新医而你父亲却相信旧医,你的母亲又去求教符水草药的走方郎中。” 陆文夫 《牌坊的故事》:“慢慢地就懂得了药性,做起走方郎中来。成年挑着担子,摇着串铃,四处寻师访友,为人治病。”亦省称“ 走郎中 ”。 杨纤如 《伞》第十四章:“其余像摇拨浪鼓卖花粉头绳的,走郎中看病的,都曾留过心,总是不像。”

基本含义
指行医无良、无能的医生或药师。
详细解释
走方郎中最早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原指一个行医的江湖骗子,他不懂医术,只会到处行走、瞎开方子。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指行医无良、无能的医生或药师。
使用场景
走方郎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医术不精、治疗无效的医生或药师。可以用于讽刺、批评医疗行业中的不良从业人员。
故事起源
走方郎中最早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其中的故事描述了一个江湖骗子冒充医生的情节。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成语走方郎中的来源。
成语结构
走方郎中是由“走方”、“郎中”两个词组成的。其中,“走方”指行走、四处流动,“郎中”指医生、药师。
例句
1. 这个医生治疗的效果太差了,简直就是个走方郎中。2. 别再相信那个走方郎中,他的药方一点用都没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医生或药师拿着一本方子,四处走动,但却没有真正的医疗技术,只会开一些无效的药方,从而形成了走方郎中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医疗文化和医道伦理,以及现代医疗行业中的职业道德和权威认证体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去那个医生那里看病,他就是个走方郎中。2. 初中生:我们班同学都不愿意去学校的保健室,因为那里的护士就是个走方郎中。3. 高中生: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不能成为将来的走方郎中。4. 大学生:在选择医院就诊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走方郎中的医生。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