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索

拼音:yī suǒ

注音:ㄧ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1).一根绳索。 唐 杜牧 《云梦泽》诗:“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 楚王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张阴捕 听説,一索先把 王溜儿 扣住。”
(2).一次搜索。《史记·赵世家》:“ 程婴 谓 公孙杵臼 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復索之,柰何?’”
(3).一串。参见“ 一索珠 ”。
(4).原出《易·说卦》。后以“一索”谓初生男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皇子追封》:“是时, 万妃 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参见“ 一索得男 ”。
(5).索性,干脆。 清 吴兰徵 《绛蘅秋·省亲》:“御园内都是有事体,到这里倒觉得自在清閒,一索逛完了罢!”

基本含义
指追求目标或解决问题时,一次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详细解释
一索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一”和“索”组成。一表示“一次”、“一下子”,索表示“搜寻”、“找到”。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追求目标、解决问题时能够一次就达到预期的效果,不需要多次尝试或搜索。
使用场景
一索常用于形容某人在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时的高效率和迅速成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高强,一次就能够解决问题或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方法或策略的直接有效,一次就能够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一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张良的智者,他曾经在一次寻找宝物的过程中,只用了一次就找到了宝物。因此,人们便用“一索”来形容他的高明才智和迅速成功的能力。
成语结构
成语“一索”的结构是“一+动词”,表示一次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句
1. 他的智慧和努力使他在一索之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2. 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很高,每次都能一索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一索”与寻宝的故事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张良在寻宝时只用了一次就找到了宝物,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效率、迅速成功相关的成语,例如“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一索就找到了丢失的铅笔。2. 初中生:他一索就解决了这个难题。3. 高中生:她一索就找到了理想的大学。
注意
以上例句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