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虚哄

拼音:xū hǒng

注音:ㄒㄩ ㄏㄨ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虚空;虚假。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仗策渡江》:“风尘奔走徒虚哄,顷刻劳君舟楫功。”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周急》:“泣途穷。老景多虚哄,镇日愁眉拥。” 清 龚自珍 《同年生胡户部为韵语以谐之》:“我疑《经籍志》,著録半虚哄,义与 歆 莽 违,下笔费弥缝。”

基本含义
指言语虚假、欺骗,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
详细解释
虚哄是由“虚”和“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言语虚假、欺骗的意思。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用虚假的言辞来欺骗他人,使别人相信虚假的事物或观点。虚哄强调了言辞的虚假性和欺骗性,暗示了虚假言辞的危害性和不可取性。
使用场景
虚哄常用于批评和讽刺他人使用虚假言辞、欺骗他人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商人、广告宣传等领域中使用夸大、虚假宣传手段的行为。此外,虚哄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虚假信息的盲目追随和相信。
故事起源
虚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苏秦列传》中的一个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和纵横家,他善于用言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次,苏秦去见齐国的君主,他向君主保证,如果齐国与赵国结盟,就能够让齐国成为霸主。然而,苏秦的言辞虚假,齐国君主最终没有相信他的话,没有与赵国结盟。从此以后,虚哄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言辞虚假、欺骗的行为。
成语结构
虚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虚字是形容词,表示虚假的意思;哄字是动词,表示欺骗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承诺只是一种虚哄,根本不能信任。2. 这个广告夸大了产品的效果,完全是虚哄消费者。3. 政治家们常常用虚哄的言辞来获得选民的支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虚假”、“欺骗”等相关词语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虚假的言辞来哄骗他人,从而形成对虚哄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虚与委蛇、虚情假意等,来加深对于虚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的话都是虚哄,不要相信他。初中生:这个广告太虚哄了,完全不可信。高中生:政治家常常用虚哄的言辞来迷惑选民。大学生:有些商家为了销售产品,常常使用虚哄的手段来欺骗消费者。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