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碑堂

拼音:bēi táng

注音:ㄅㄟ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即碑亭。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光晟》:“﹝ 光晟 ﹞祀讫,因极饮大醉,昼寝于碑堂。” 唐 薛逢 《君不见》诗:“碑文半缺碑堂摧, 祁连 塚象狐兔开。”参见“ 碑亭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堪为楷模。
详细解释
碑堂是由“碑”和“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碑,指立在坟墓或纪念地上的石碑,用以纪念功绩或表达敬意;堂,指堂堂正正、庄重肃穆的样子。碑堂在这里引申为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如同立在纪念地上的石碑一样庄重肃穆。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以及堪为楷模的人。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也可以用来自我评价或自嘲。
故事起源
《淮南子·修身训》记载了一个关于碑堂的故事。相传,汉代时期,有一位名叫刘勰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不贪污受贿,一直以廉洁自持著称。后来,他去世了,百姓为了纪念他的高尚品德,便在他的坟墓旁边建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刘勰碑堂”四个字。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碑堂”构成。
例句
1. 他一生廉洁自持,为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真是一个碑堂之人。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我们学校的一座活生生的碑堂。3. 我们应该向这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学习,争做一个碑堂之人。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碑堂”两个字的形状和意义。想象一个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堂堂正正”的字样,代表正直和高尚的品德。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相关的成语,如“清廉正直”、“廉洁奉公”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与石碑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如石碑的种类、制作工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座碑堂,我们要向他学习。初中生:爸爸一直教育我要做一个碑堂之人,不做坏事。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碑堂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大学生:他的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让他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一座碑堂。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