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抚恤

拼音:fǔ xù

注音:ㄈㄨˇ ㄒ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残废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构成]
并列式:抚+恤
[例句]
抚恤金。(作定语)

英文翻译

1.comfort and compensate a bereaved family

详细解释

◎ 抚恤 fǔxù
[comfore and compensate a bereaved family] 对因战或因公致伤、致残和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
见“ 抚恤 ”。
亦作“ 抚卹 ”。1.抚慰救助。《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 忍良 等以 麻奴 兄弟本 烧当 世嫡,而 贤 抚恤不至,常有怨心。”《晋书·华谭传》:“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饉, 谭 倾心抚卹。”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江忠烈公》:“时 浙西 大水,公请帑十万抚卹。” 冰心 《最后的安息》:“同时她又联想世界上无数的苦人,便拿 翠儿 当作苦人的代表,去抚恤,安慰。”
(2).体恤爱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公事经怀,每加抚卹。”《南史·蔡徵传》:“俄敕遣 徵 收募兵士,自为部曲。 徵 善抚卹,得物情,旬月之间,众过一万。”《水浒传》第一○五回:“当事的,平日不将军士抚恤节制,直到鼓噪,方才给发请受。”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良朋密友,有情意的亲戚,温情厚意的抚恤,现在都成一梦了。”
(3).慰问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并给以物质帮助。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中》:“且各兵弁死於战者无以抚恤其妻子。”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五卅运动与商务印书馆罢工》:“抚恤 顾正红 家属一万元,赔偿工人罢工期间的损失十万元。”
(4).指抚恤金。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五章:“真的死了,倒还可以要他一笔抚恤。”

基本含义
抚慰和安慰,给予安抚和补偿。
详细解释
抚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抚”意为抚慰、安抚,指通过言语或行动来安慰他人的情绪;“恤”意为补偿、关怀,指对他人的伤害或遭遇给予关心和照顾。抚恤这个成语表示对受伤害、遭遇困难的人给予关怀和补偿,以安抚他们的情绪。
使用场景
抚恤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对受伤害、遭遇困难的人给予抚慰和补偿的情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安慰朋友在失恋后的情绪,给予患病的亲人关怀和照料;也可以用在法律领域,如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给予他们精神抚慰。
故事起源
抚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宣公十年,鲁国的国君宣公因为一次意外而受伤,无法行走。宣公的臣子晏子知道后,立即前往探望并照顾宣公。宣公非常感激,于是对晏子说:“吾有望矣,恤我民者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晏子的关心和照顾不仅仅是关心宣公个人,也是关心整个国家的民众。从此以后,“抚恤”这个词就被用来形容对受伤害、遭遇困难的人给予关怀和补偿。
成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经常抚恤那些受伤害的人,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支持。2. 这个组织专门为受灾地区的人提供抚恤和援助。
记忆技巧
可以将“抚恤”这个成语与“抚慰”和“补偿”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抚慰是通过抚摸和安慰来安抚他人的情绪,补偿是对损失或伤害进行补偿和赔偿。因此,抚恤可以理解为通过抚慰和补偿来安抚他人。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抚恤相关的成语,如抚育、抚今思昔等。同时,可以了解抚恤在古代法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现代社会对受伤害、遭遇困难人群的抚恤政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抚恤我,当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鼓励和帮助。2. 初中生:社会应该抚恤那些受伤害的人,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支持。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抚恤力度,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和抚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