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乾闼婆

拼音:

注音:

繁体:乾闥婆

基本解释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基本含义
指女子年纪老迈,体态衰弱,面容憔悴。
详细解释
乾闼婆是一个形容女子老迈、衰弱的成语。乾指女子年纪老迈,闼指面色憔悴,婆指女人。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衰老的女子。
使用场景
乾闼婆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口语中,形容女子年老体衰,面容憔悴的情景,常用于描写衰老的妇女或形容衰老的外貌。
故事起源
乾闼婆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晋书·张翰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张翰去拜访一位年迈的妇人,看到她年纪老迈,面容憔悴,就用了“乾闼婆”来形容她。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语。
成语结构
乾闼婆是一个三个字的成语,由形容词“乾”、“闼”和名词“婆”组成。
例句
1. 她年纪虽轻,但看起来像个乾闼婆。2. 她一夜没睡好,脸色变得乾闼婆般憔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纪很大的婆婆,面容憔悴,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老迈,这样就可以记住乾闼婆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年老相关的成语,如“老当益壮”、“日暮途穷”等,来扩展对于衰老和年龄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的脸色看起来像个乾闼婆一样,一定很辛苦。2. 初中生:我见过一个乾闼婆,她的皱纹很多,但仍然面带微笑。3. 高中生:老师说她已经是个乾闼婆了,但她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