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狂吠

拼音:kuáng fèi

注音:ㄎㄨㄤˊ ㄈ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狗乱叫。亦指兽类狂叫。 唐 柳宗元 《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到百步,喉喘颠汗,睢盱逆走,魄遁神叛。”
(2).喻狂妄的言论。带有强烈的鄙视意味。 邹韬奋 《全国应注意的重要关头》:“我们要下决心抗战到底,做堂堂的人呢?还是自甘中途妥协,帮助 日本 帝国主义造成四万万五千万的‘奴隶’,使 日本 帝国主义代言人对世界侮辱 中国 民族的狂吠得到事实上的证明?”

英文翻译

1.bark furiously; howl

基本含义
形容狗狂烈地吠叫,也用来比喻人声音高亢、言辞激烈,表示愤怒、不满或抗议。
详细解释
狂吠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狂指的是动物或人的行为异常激烈,吠指的是狗狂烈地吠叫。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的成语。狗狂吠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感到威胁、愤怒或不满,因此,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常常表示人的情绪激动,言辞激烈,表达了愤怒、不满或抗议的情绪。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争论、辩论、抗议等情境中表现出的激烈、愤怒的态度。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会议上大声抗议,或者用于形容两个人激烈争吵的情景。
故事起源
狂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狗平时性格温和,但是当有人闯入主人的领地时,它立刻变得非常愤怒,并且狂吠不止。主人看到这个情景后,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问狗为什么这么生气。狗回答说:“这是我的领地,我不能容忍别人侵犯。”从此以后,人们用“狂吠”来形容人在保护自己利益或者抗议不公时表现出的激烈态度。
成语结构
狂吠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狂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特点;吠是动词,表示动作本身。
例句
1. 他对这个政策提出了激烈的狂吠。2. 在会议上,两位代表因为意见不合开始了激烈的狂吠。3. 这个演讲者的言辞激烈,像一只疯狗一样狂吠。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狗狂吠的场景和人的激烈抗议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会议上大声抗议的场景,就可以很容易地想起“狂吠”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学习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激烈争论中表现出的情绪和态度。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大发雷霆”、“怒不可遏”等,来扩展我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狂吠起来,声音很大。2. 初中生:在学校里,同学们对不公平的待遇进行了狂吠抗议。3. 高中生:他对政府的不公平政策进行了激烈的狂吠,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