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出母

拼音:chū mǔ

注音:ㄔㄨ ㄇ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被父休弃的生母。《礼记·檀弓上》:“ 孔氏 之不丧出母,自 子思 始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孔氏不丧出母》:“ 子思 不令其子丧出母,曰:‘为 伋 也妻,则为 白 也母;不为 伋 也妻,则不为 白 也母。’” 唐 刘轲 《牛羊日历》:“﹝ 朱僧孺 ﹞及贵,请以出母追赠。”

基本含义
指孝顺儿女离开母亲去外地谋生。
详细解释
出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出意为离开,母指母亲。出母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儿女离开母亲去外地谋生的情景,表达儿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使用场景
出母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儿女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或求学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深情厚意和对亲情的思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写给远离家乡的朋友或亲人的信件、卡片等。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苍狗的人离开家乡去外地谋生的故事。苍狗的母亲非常担心他,苦苦劝阻,但苍狗还是离开了母亲。后来,苍狗在外地发达了,但他一直思念着母亲,每年回家探望。这个故事中的苍狗离开母亲去外地谋生的情景,被人们引申为出母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出母的结构是“动词 + 名词”,表示离开母亲。
例句
1. 她为了给母亲治病,不得不出母去外地打工。2. 儿子离开了母亲去外地读书,母亲一直挂念着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孩子离开母亲去外地读书的情景,孩子眼含泪水,母亲伤心欲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爱的重视,以及其他与家庭、亲情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生病了,我想出母去外地打工赚钱给她治病。2. 初中生:我出母去外地读书,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我一直想念着家人。3. 高中生:我出母去外地上大学,虽然离开了父母,但为了将来,我必须努力学习。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