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识时务

拼音:shí shí wù

注音:ㄕㄧˊ ㄕㄧˊ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刘备 访世事於 司马德操 。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且把个体面见见他,説话之间或者识时务不提起也不见得。” 沙汀 《淘金记》四:“她并不是一个顽固分子,倒是相当识时务的。”亦省作“ 识时 ”。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退勇守专,未为宰物者所识。” 清 黄遵宪 《感怀》诗:“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閲世。”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自来识时达节之士,功名而外无容心。”

基本含义
意指明白时势,懂得把握时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详细解释
识时务指的是明白当前的形势和趋势,以及及时采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了对时代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只有识时务的人才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识时务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能够看清大势,抓住机遇的人。它可以用于表扬别人的机智和眼光,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僖公元年》。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国君僖公因为不识时务,导致国家陷入困境。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识时务”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识时务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识”表示明白,懂得,“时”表示时间和形势,“务”表示事务和责任。
例句
1. 他是个识时务的人,总是能够抓住机遇。2. 只有识时务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识时务”这个成语:1. 将“识时务”这个成语分解为“识”、“时”、“务”三个部分,逐个记忆。2. 将这个成语与一个具体的故事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识时务”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识时务,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识时务,关注社会新闻,了解时事。3. 高中生:考大学是我的识时务,所以我每天都在努力备考。4. 大学生:我要识时务,抓住实习机会,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5. 成年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识时务是成功的关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识时务”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