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冠豸

拼音:guān zhì

注音:ㄍㄨㄢ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 唐 白居易 《见萧侍御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臺中 萧侍御 ,心与鸿鹤同,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驄。” 明 方孝孺 《张文敏画像赞》:“使之正色立朝,簪笔冠豸,庸邪当破胆而潜遁。”
(2).指担任御史之类的官吏。 唐 孟郊 《寄院中诸公》诗:“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详细解释
冠豸,古代帝王冠冕上所佩戴的一种装饰物,用来象征尊贵。在古代,豸是一种神兽,被认为有神奇的力量。冠豸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
使用场景
冠豸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质或者道德操守。
故事起源
冠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帝王冠冕上佩戴的是一种装饰物,这个装饰物象征着尊贵和威严。而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因此,冠豸这个成语通过把冠冕上的装饰物和神兽豸结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成语结构
冠豸这个成语的结构是“冠+豸”,其中“冠”指帝王冠冕上的装饰物,“豸”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例句
1. 他的品行高尚,真可谓是冠豸之士。2. 他的道德操守如同冠豸般高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冠冕和神兽豸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戴着冠冕,冠冕上有一个栩栩如生的神兽豸,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好事,才能成为冠豸之士。2. 小学生:我爸爸妈妈教我要有良好的品德,成为冠豸之士。3. 初中生:我觉得一个人的品行决定了他的未来,我们要努力成为冠豸之士。4. 高中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成为冠豸之士。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