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击柱

拼音:jī zhù

注音:ㄐㄧ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刺柱。《汉书·叔孙通传》:“羣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拔剑击柱,弔影慙魂。”后亦用以指臣下争功无礼。《隋书·经籍志一》:“ 汉氏 诛除 秦 项 ,未及下车,先命 叔孙通 草緜蕝之仪,救击柱之弊。”

基本含义
指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刻,决定胜败的关键一击。
详细解释
击柱源于古代的射箭比赛,比赛时将箭射向立在地上的柱子,射中柱子则算得分。由于射箭比赛的结果往往取决于最后一箭,因此击中柱子常常成为胜负的关键。击柱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各种竞赛或争斗中的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
使用场景
击柱常用于形容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刻,强调决定胜败的关键一击。可以用来形容比赛、考试、竞争、争斗等各种场景中的关键时刻。
故事起源
击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年》中。据说,当时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晋国派出了一个名叫郤缺的射箭高手代表晋国参加比赛。比赛中,郤缺的箭一直射得非常准确,然而最后一箭却偏离了目标,没有击中柱子。因此,晋国最终失败了。从此,击柱就成为了形容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的成语。
成语结构
击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击”表示打击、命中,“柱”表示柱子、目标。
例句
1. 在比赛的最后一分钟,他终于击柱得分,帮助球队获得了胜利。2. 在考试中,我差一点就击柱了,可惜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击柱这个成语与射箭比赛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是一名射箭手,最后一箭决定了胜负。可以通过画图或者编故事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射箭比赛的历史和规则,深入理解击柱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篮球比赛,小明在最后一秒击柱得分,我们队赢了!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我差一点就击柱了,可惜最后一题答错了,成绩没能提高。3. 高中生:在田径比赛中,我在最后一跳时击柱了,错过了冠军。4. 大学生:公司的竞标项目中,我们的创新方案在最后一轮演讲中击柱,成功赢得了合作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