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龙旌

拼音:lóng jīng

注音:ㄌㄨㄙˊ ㄐ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1).画有龙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 南朝 宋 谢庄 《侍宴蒜山诗》:“龙旌拂紆景,凤盖起流云。”《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每抱沉机扶社稷,一人有庆万家荣,早愿拜龙旌。” 明 王守仁 《登阅江楼》诗:“絶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2).画有龙的旗帜。中军帅旗。 唐 卢照邻 《结客少年场行》:“龙旌昏朔雾,鸟阵捲寒风。”

基本含义
指龙旗,也泛指旗帜。比喻权威和威严的象征。
详细解释
龙旌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旗帜,多用来标志将领的身份和军队的威严。成语“龙旌”比喻权威和威严的象征,也表示人或事物具有威严和威力。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威风凛凛、威严无比,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威力和威严。
故事起源
《晋书·王恭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王恭在战斗中使用龙旌,威风凛凛。后来,人们用“龙旌”来形容具有威严和威力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主谓式。
例句
1. 他站在高台上,手持龙旌,威风凛凛。2. 这部电影展现了军队的威严,真可谓龙旌在手,天下我有。
记忆技巧
可以将“龙旌”与威严和威力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手持龙旌的将领威风凛凛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军事、旗帜相关的成语,如“旗开得胜”、“旌旗扬扬”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手持龙旌,领着我们参观博物馆。2. 初中生:他在演讲时,声音洪亮,威风凛凛,就像手持龙旌的将军。3. 高中生:这位校长严肃庄重,带领学校走向辉煌,真是龙旌在手,天下无敌。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