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尽节

拼音:jìn jié

注音:ㄐㄧㄣ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尽节 jìnjié
[die for keeping chastity] 为保全节操而牺牲生命
为国尽节

详细解释

尽心竭力,保全节操。多指赴义捐生。《管子·形势解》:“入则务疾作,以实仓廩;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人臣尽节以徇名,遭世主之不用。”《旧唐书·突厥传上》:“赏罚既明,将士尽节,此擒敌之术也。”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烈殉》:“大奶奶已经尽节,我与你就此效顰何如?” 许地山 《女儿心》:“马不晓得这是它尽节的时候,连踢带跳,用尽力量来躲开他底剑。”

基本含义
尽力保持节操,坚守原则和道义。
详细解释
尽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在行为上坚守原则和道义,不违背自己的信念和底线。它强调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坚守道德准则,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
使用场景
尽节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道德败坏和无原则行为。
故事起源
尽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四》中。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阳虎的将军,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赞誉为“虎将军”。然而,当齐国国君提出要以女儿嫁给他时,阳虎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坚守忠诚和原则,不愿意因私欲而背叛国家。他的坚持引起了国君的赞赏,被称为“尽节将军”,并成为尽节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尽节由动词“尽”和名词“节”组成,表示尽力保持节操和原则。
例句
1. 他在面对诱惑时始终能够尽节,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2. 在商场上,有些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而有些商家却能够尽节,坚守诚信原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尽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身穿节日盛装,手里拿着一把尺子,表示他在节日时仍然坚守原则和道义,不被诱惑所动摇。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尽节相关的成语,如“尽职尽责”、“尽人皆知”等,来扩展对尽节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尽节地完成作业,不偷懒。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要尽节地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要尽节地保持纯洁的思想和行为。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尽节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辜负同学们的期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