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西狩

拼音:xī shòu

注音:ㄒㄧ ㄕ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相传 鲁哀公 十四年在大野狩猎获麒麟。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绝笔。《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 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 鲁 《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史记·儒林列传》:“ 仲尼 干七十餘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 悲获麟,西狩涕 孔丘 。”

基本含义
指古代帝王出巡狩猎的行为。
详细解释
西狩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西”和“狩”。其中,“西”指的是方向,表示往西方;而“狩”则是指帝王出巡狩猎的行为。因此,西狩的基本含义是指古代帝王出巡狩猎的活动。
使用场景
西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帝王远行巡狩的场景。同时,也可以用来比喻领导或者高层出差视察的行为。
故事起源
西狩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帝王时代。古代的帝王常常会组织狩猎活动,以展示自己的威严和统治力,同时也是一种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的方式。西狩成语就是从这个活动中衍生而来的。
成语结构
西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古代的帝王常常会组织西狩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统治力。2. 领导出差视察,就像是现代社会的西狩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西狩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帝王穿着华丽的服饰,骑着马匹向西方出发,进行狩猎的活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西狩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古代帝王的统治方式和狩猎活动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参加了一次西狩活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2. 初中生:古代帝王常常会组织西狩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统治力。3. 高中生:领导出差视察,就像是现代社会的西狩行为。4. 大学生: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正在研究古代帝王的西狩活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