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着作郎

拼音:zhe zuò láng

注音:ㄓㄜ ㄗㄨㄛˋ ㄌ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官名。 三国 魏明帝 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其属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称佐著作郎)、校书郎、正字等。 晋 元康 中改属秘书省,称为大著作。 唐 代主管著作局,亦属秘书省。 宋 元 因之,惟 宋 别有国史院,故著作郎仅参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等。 明 代废。亦省称“ 著作 ”。《南史·百官志下》:“ 晋武 世, 繆徵 为中书著作郎……著作郎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史官》:“天子动则左史书之,《春秋》是也;言则右史书之,《尚书》是也。 汉武帝 有《禁中起居注》。 魏 晋 归之著作,其后亦命近臣典其事。”

基本含义
指专心著书立说的人,形容专注于创作、写作的人。
详细解释
着作郎是由“着作”和“郎”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着作”指的是著作、写作,表示创作的行为;“郎”指的是男子,表示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专心著书立说的人,形容那些专注于创作、写作的人。
使用场景
着作郎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专注于著书立说、创作的人。可以用来称赞那些勤奋努力、专心致志的作家、学者、艺术家等。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深厚造诣、专业知识丰富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着作郎的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苑英华》中。在古代,着作郎是指那些专心著书立说的文人,他们的作品通常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成语结构
着作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着作”和“郎”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着作郎,几乎每天都在写作。2.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着作郎,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3. 他在学术界被誉为着作郎,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着作郎”联想成一个专心写作的人,想象他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作,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关于“着作郎”的相关知识,可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阅读一些著名作家、学者的著作,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位着作郎,他每天都在写作。2. 初中生:我梦想成为一名着作郎,写出优秀的作品。3. 高中生:他是一位年轻的着作郎,已经出版了多本小说。4. 大学生:作为一名着作郎,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启迪和思考。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