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掠削

拼音:lüě xuē

注音:ㄌㄩㄝˇ ㄒ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梳理齐整貌。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装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少间,妓果出,年十七八,玉佩丁冬,云鬟掠削。”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张 故业梨园……双鬟掠削,妙人也。”

基本含义
指剥削、榨取他人的财产或劳动力。
详细解释
掠削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种剥夺他人财产或劳动力的行为。它强调了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不公平和不正当的行为。掠削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政治上的,它通常伴随着不公平的分配和权力的滥用。
使用场景
掠削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社会不公平、剥削性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利用他人的劳动或财产获取不当利益的人或组织。例如,在谈论劳工权益、贫困问题、经济剥削等话题时,可以使用掠削这个词语来表达不满和批评。
故事起源
掠削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项羽领导反秦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然而,项羽在建立自己的王国后,却采取了残酷的掠削政策,导致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故事中的掠削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掠削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成语或词语的一部分出现。
例句
1. 这个工厂的老板经常掠削工人的劳动力,导致工人生活困苦。2. 他们利用政治权力掠削人民的财产,让人民陷入贫困之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掠夺别人的财产或劳动力,然后将这个场景与掠削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注意掠削的发音,将其与“略”、“捋”等字进行类比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书籍来深入了解掠削的概念和现象。同时,也可以关注社会新闻和报道,了解当代社会中存在的掠削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欺负同学的人,他总是掠削我们的零食。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互相帮助,不能掠削别人的劳动成果。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掠削,我们应该为公平和正义而奋斗。4. 大学生:学习经济学让我更加了解掠削现象的复杂性和影响。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掠削”这个词语。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