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明烛

拼音:míng zhú

注音:ㄇㄧㄥˊ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古时祭祀用的烛。《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2).明亮的烛。《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鐙错些。”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3).明亮地照耀。 清 姚鼐 《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引申为明察。 孙中山 《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文》:“我诸同胞如不明烛几先,即时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効用无门,岂不可惜!”

基本含义
明亮的蜡烛,比喻明智、聪明。
详细解释
明烛是由“明”和“烛”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明指亮光、明亮,烛指蜡烛。明烛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智慧和聪明,表示一个人思维敏捷,见识广博,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有着非凡的智慧。
使用场景
明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解决问题、做决策或处理事务时的机智和明智。可以用在正式场合、文章、演讲或日常交流中。
故事起源
明烛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二年》。故事中,晋国的哀公问左右的臣子:“明烛之下,何以见君子?”只有一个叫子产的臣子回答:“烛下之事,非君子所见。”这个故事表明了明烛的含义,即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在烛光下参与不正当的事情的。
成语结构
主体为“明烛”,没有其他成分。
例句
1. 他的智慧就像明烛一样,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2. 在困境中,他展现出了明烛般的智慧,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明烛”形象地联想为一支明亮的蜡烛,代表着智慧和聪明。可以通过想象明亮的蜡烛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智慧相关的成语,比如“智慧如海”、“聪明才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明烛般的聪明让老师都佩服不已。2. 初中生:只有明烛般的智慧,才能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3. 高中生:她的明烛之智令人钦佩,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解决的办法。4. 大学生:在解决这个难题时,我们需要发挥明烛的智慧,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