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串掇

拼音:chuàn duō

注音:ㄔㄨㄢˋ ㄔㄨㄢˋ ㄔ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撺掇,怂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律师表面上虽串掇其成,但也担心到当真事成了,此后不好办。”

基本含义
指将事物零散地聚集起来、拼凑在一起。
详细解释
串掇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串”意为连接、连贯,“掇”意为拾取、拼凑。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事物从零散的状态中连接起来,拼凑成整体。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将零散的事物或元素整合、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整体。也可用于形容将各种资源或要素集中起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串掇”的具体起源尚无明确的传说或故事,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行为有关。古代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将零散的材料、物品或信息整合在一起,以便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因此,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行为。
成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善于串掇各种资源,将项目顺利推进。2. 这本书是作者将各种碎片的思想串掇在一起写成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串掇”这个成语联想为拼图游戏。拼图游戏中,我们需要将零散的碎片拼凑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同样地,成语“串掇”也是将零散的事物拼凑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整合、组合相关的成语,如“大杂烩”、“合二为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把各种颜色的积木串掇在一起,做出不同的形状。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将各种材料串掇在一起,制作一个创意作品。3. 高中生: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们需要将各个部门的工作串掇在一起,协同合作。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