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叶候

拼音:yè hòu

注音:ㄧㄜˋ ㄏ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合乎节令。 前蜀 杜光庭 《飞龙唐裔仆射受正箓一词》:“正日月之天元,风云叶候;静灾邪於地纪,生植无愆。”

基本含义
叶子凋零的季节
详细解释
叶候是一个描述叶子凋零的时节的成语。它可以用来形容秋天到来时树叶的褪色和凋零。这个成语与季节变化和自然现象有关。
使用场景
叶候常常用于描绘秋天的景色,特别是树叶的颜色变化和凋零。它可以用于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事的消逝和岁月的流逝。
故事起源
叶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诗歌集,其中描述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叶候的意义源于古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悟。
成语结构
叶候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叶”和“候”。其中,“叶”表示树叶,而“候”表示时节或季节的变化。
例句
1. 秋天的叶候,树叶从绿色变成了红色和黄色。2. 这幅画用明亮的色彩描绘了叶候的美丽景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叶候这个成语。想象秋天的树叶逐渐变黄、变红,然后凋零落地,就能够记住叶候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相关的成语,如“花开花落”、“冰雪消融”等,可以帮助丰富词汇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秋天到了,叶候的时候到了,树叶都变成了红色。2. 初中生:我喜欢秋天的叶候,树叶的颜色变得很美丽。3. 高中生:岁月如梭,转眼间已到了叶候的季节,感叹时光的流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