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品定

拼音:pǐn dìng

注音:ㄆㄧㄣˇ ㄉ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鉴别评定。《南史·柳恽传》:“ 梁武帝 好弈棊,使 惲 品定棊谱……第其优劣,为《棊品》三卷。”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仍以肥瘠高下,品定顷亩,务令召募得行。”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吴中四泉》:“ 张又新 本非端人,而名泉乃经其品定,不足为荣。”

基本含义
指品质高尚,品性正直,能够经得起考验。
详细解释
品定是由“品”和“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品”指品质,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品行;“定”指稳定、坚定。品定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高尚,品性正直,能够经得起考验,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
使用场景
品定一词多用于描述人的品质和品行。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稳定、品行端正,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而改变。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道义。
故事起源
关于品定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密切相关。在儒家文化中,品德高尚、品行正直是受到推崇的美德。品定这个成语通过描述一个人的品质高尚和品行正直,强调了儒家价值观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
成语结构
品定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品定的人,从不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2. 面对诱惑,她始终能够保持品定,不受其影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品定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平衡的天平上,表示他的品质和品行是稳定、坚定的,不会轻易改变。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定相关的成语,例如“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品定的人,从不欺负别人。初中生:她的品定让我很敬佩,她从不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品定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