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投子

拼音:tóu zǐ

注音:ㄊㄡ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博具。或云起于 战国 ,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 ,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 唐 李匡乂 《资暇集·投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或欲大投”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投,投子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平索看精》:“观下文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殆亦以投子为之耶?”

基本含义
投子指的是投石。比喻投靠敌人或背叛朋友。
详细解释
投子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投”意为投掷,抛弃;“子”意为石头。成语的含义是指投掷石头,用来比喻投靠敌人或背叛朋友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背叛原来的朋友或团体,投靠敌对势力的行为。
使用场景
投子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背叛行为。可以用来描述政治上的投降、叛变,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关系中的背叛和出卖。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团队合作中突然离开,加入竞争对手的行为,或者用来形容某人向敌对势力泄露机密信息的行为。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投子的故事。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项羽围困刘邦于垓下。刘邦的部将韩信曾与项羽结拜为兄弟,但后来韩信投降了刘邦。项羽派人给韩信送来一块巨大的石头,意思是让韩信投降刘邦。韩信接受了石头,并把它扔给了刘邦的部将。这个故事成为了“投子”的起源。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他曾是我们团队的一员,却在关键时刻投子了。2. 那个政治家为了个人利益投子,背叛了自己的党派。3. 我们不能容忍投子的行为,背叛是无法被原谅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投子”这个成语与投掷石头的形象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其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手中拿着一块石头,准备投掷出去,表示他要背叛原来的团队或朋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投子”相关的成语,如“投鼠忌器”、“投袂而起”等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答应和我一起玩,但后来他投子了,跟其他人一起去了。初中生:她曾经是我们班的一员,但在期末考试前投子了,加入了另一个班级。高中生:他在足球队中表现出色,但突然投子了,加入了对手队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