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疏慢

拼音:shū màn

注音:ㄕㄨ ㄇ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疎慢”。亦作“踈慢”。1.轻忽,怠慢。《孔丛子·抗志》:“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北史·封懿传》:“ 道武 引见,问以 慕容 旧事, 懿 应对疏慢,废黜还家。” 宋 欧阳修 《与吕正献公晦叔书》:“而久闕驰诚,恃知之厚,必不罪其疎慢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 芈氏 来至东宫, 商臣 迎拜甚恭,三献之后,渐渐疎慢,中馈但使庖人供饌,自不起身。”
(2).疏远,不亲近。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梢公道疎者下船。您兄弟想来,嫂嫂姪儿与哥哥正是着亲的,惟您兄弟是个疎慢些的,理当下水。”
(3).粗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惟 滇 中纸最坚……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 越 中。”
(4).谓放纵狂傲。 唐 韦应物 《野居》诗:“结髮屡辞秩,立身本踈慢;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

反义词

恳挚

基本含义
对待别人漠不关心、不重视或敷衍了事。
详细解释
疏慢是由“疏”和“慢”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对待他人冷淡、漠视或不尽心的态度。这种态度常常给人带来伤害和不愉快,因为它暗示着对他人的不尊重和不关心。
使用场景
疏慢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冷漠、不尊重或不重视。它常常用于描述某人对待朋友、家人或同事时的态度。例如,当一个人对朋友的请求敷衍了事,或者对同事的工作不认真负责,我们可以说他对待他人的态度疏慢。
故事起源
关于疏慢这个成语的起源,有一个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官员叫王维。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诗人和画家,深受皇帝的宠爱。有一天,他被皇帝召见,皇帝想要他为宫廷画一幅画。然而,王维却敷衍了事,随手画了一幅简单的画,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皇帝非常生气,认为王维对待这个任务疏慢了。从此以后,人们用“疏慢”来形容对待他人不尽心不尽力的态度。
成语结构
疏慢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形容词“疏”表示冷淡、漠视,形容词“慢”表示不尽心、不认真。
例句
1. 他对朋友的请求总是疏慢,从来不会帮忙。2. 老板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疏慢,导致员工不满意。3. 她对待学习总是疏慢,从来不做任何准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疏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像是疏忽大意一样,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也可以想象一个人走路慢慢地,漫不经心地对待他人。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疏慢这个成语,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成语辞典或者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相关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我说的话总是疏慢,从来不认真听。2. 初中生:老师对我的问题总是疏慢,从来不解答。3. 高中生:朋友对我的困扰总是疏慢,从来不关心。4. 大学生:老板对我的工作总是疏慢,从来不重视。5. 成年人:政府对市民的意见总是疏慢,从来不回应。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