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貊盘

拼音:mò pán

注音:ㄇㄛˋ ㄆ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貊槃 ”。古代 貊 族装食物的盛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胡床、貊槃,翟之器也;羌煮、貊炙,翟之食也。自 太始 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宋书·五行志一》:“ 晋武帝 泰始 后,中国相尚用胡牀、貊盘,及为羌煑、貊炙。贵人富室,必置其器,吉享嘉会,皆此为先。”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胡饼蒸甚熟,貊盘举尤轻。”

基本含义
指虚假的言辞或行为,欺骗他人。
详细解释
貊盘是由“貊”和“盘”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貊”是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有时也用来泛指蛮夷;“盘”则是指盘子。成语的意思是把虚假的言辞或行为比喻为一个盘子,以此来欺骗他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言辞或行为虚假欺骗,不真实可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故意欺骗他人的人,或者提醒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虚假承诺。
故事起源
《史记·卷一百九十三·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思想家,他有一次去拜访荀卿,荀卿的门童向孟子保证,说主人正在家中等待,孟子进去后才发现荀卿根本不在家。孟子非常生气,对门童说:“你这是貊盘之言!”意思是你说的话就像是一个盘子一样虚假欺骗。从此以后,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虚假的言辞或行为。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貊”和动词“盘”组成。
例句
1. 他的承诺只是貊盘之言,不要轻易相信。2. 这个商人总是用貊盘之计来欺骗顾客,大家要小心。
记忆技巧
可以将“貊盘”想象成一个空盘子,象征着虚假的言辞或行为。通过将“貊盘”与虚假欺骗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欺骗相关的成语,例如“欺世盗名”、“狡兔三窟”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承诺只是貊盘之言,我们不能轻易相信。2. 初中生:这个商人总是用貊盘之计来欺骗顾客,大家要小心。3. 高中生:政客的竞选承诺常常是貊盘之言,选民应该保持警惕。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