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醺酣

拼音:xūn hān

注音:ㄒㄩㄣ ㄏㄢ

繁体:

基本解释

(1).酣醉貌。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
(2).谓天气温暖困人。 宋 黄庭坚 《诉衷情》词:“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基本含义
形容喝酒后醉得烂醉的状态。
详细解释
醺酣一词中的“醺”指的是喝酒后微醉的状态,“酣”则表示饮酒到非常醉的状态。醺酣形容一个人因为喝酒而醉得烂醉,形象地表达了酒后的舒适与快乐。
使用场景
醺酣一词常用于形容喝酒后的情景,特别是在朋友聚会、宴会或庆祝活动中,形容人们因为高兴而畅饮,喝得醉醺醺的状态。
故事起源
成语“醺酣”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世说新语》中。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陈寔的文学家,他非常喜欢饮酒。有一次,他与朋友们一起喝酒,喝得非常痛快。在醉酒后,陈寔高兴地说:“我已经醉得烂醉了!”他的朋友们听后纷纷称赞他的酒量,于是就有了“醺酣”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醺酣是由两个形容词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动宾关系。
例句
1. 他们喝得醺酣,大声地唱着歌。2. 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都喝得醺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醺酣”与喝酒后的烂醉状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喝酒后,脸红鼻子通,走路不稳,完全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中,这就是醺酣的形象。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喝酒相关的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等,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中与酒相关的意象和情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在生日派对上喝得醺酣,笑得非常开心。2. 初中生:他们在聚会上喝得醺酣,跳了很多欢快的舞蹈。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放松了一下,喝得醺酣,畅谈人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