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气禀

拼音:qì bǐng

注音:ㄑㄧˋ ㄅ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气稟 ”。
亦作“ 气禀 ”。谓受之于气。《韩非子·解老》:“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宋 朱熹 集注:“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明史·儒林传二·刘邦采》:“刮磨砥礪,以融气稟,絶外诱。”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有生之后,虽气稟物欲相窒相梏,而克自修治,即可復健顺之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与气稟未失之农人。”
亦作“ 气禀 ”。即饩廩。俸禄。 章炳麟 《秦政记》:“ 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基本含义
指天生的气质或天赋的才能。
详细解释
气禀是由“气”和“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气”指的是人的气质或气度,而“禀”则表示所天生具有的才能或资质。因此,气禀指的是天生的气质或天赋的才能。
使用场景
气禀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天生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才能或特点。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天生具有的优秀素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出色的天赋。
故事起源
关于气禀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成语的意义与用法源于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中对人的天性和才能的认识。在古代,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才能,而这些天生的品质和才能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和命运。
成语结构
气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天生具有音乐天赋,真是个气禀之才。2. 她的聪明才智是她的气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气禀”与“天生的气质和才能”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含义。另外,可以通过制作一个与气禀相关的故事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气禀相关的成语,如“气吞山河”、“气宇轩昂”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天赋是他的气禀,每次画画都很好看。2. 初中生:他的领导才能是他的气禀,经常能够带领我们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她的演讲天赋是她的气禀,每次演讲都能够打动观众。4. 大学生:他的创新思维是他的气禀,总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