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荦埆

拼音:luò què

注音:ㄌㄨㄛˋ ㄑ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犖确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败坏,没有廉耻。
详细解释
荦埆一词来源于《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中,孔子谈到了卫灵公的儿子,称他为“荦埆”。荦埆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德败坏,没有廉耻,行为不正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败坏,不讲廉耻的行为。
使用场景
荦埆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一个人的品德败坏,没有廉耻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不诚实、虚伪、贪婪等不良行为。
故事起源
荦埆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讲述了孔子对卫灵公的儿子的评价,称他为“荦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用来批评那些品德败坏,没有廉耻的人。
成语结构
荦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荦”是形容词,表示败坏、不正直;而“埆”是名词,表示人的品德、行为。
例句
1. 他的行为非常荦埆,一点廉耻都没有。2. 这个政治家的品德已经完全荦埆了,不值得信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品德像一座山峰,而荦埆则是山峰上的一块石头,石头上写着“荦埆”两个字,表示这个人的品德已经被破坏,没有廉耻了。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成语故事书籍或参与相关的课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撒谎了,他是一个荦埆。2. 初中生:这个人的行为太荦埆了,大家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真是个荦埆。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荦埆,不值得信任。5. 成年人:他的行为完全荦埆,已经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