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受节

拼音:shòu jié

注音:ㄕㄡ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时令交替。 唐 王勃 《秋夜长》诗:“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唐 李嘉祐 《九日送人》诗:“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

基本含义
指承受节约、节俭之美德。
详细解释
受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受”表示接受、承受;第二个字“节”表示节约、节俭。受节的含义是指人们能够接受并坚守节约、节俭的美德,不浪费资源,勤俭节约地生活。
使用场景
受节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具备节约意识,能够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不浪费。它可以用来表扬或赞美那些注重节约、勤俭节约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故事起源
受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颜渊篇》。当孔子问颜渊为什么他能够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时,颜渊回答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其师。”颜渊的回答意味着他能够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接受了孔子的教诲,学习到了节约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受节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受”和名词“节”组成。
例句
1. 他从小就受节的教育,所以一直都有节约的习惯。2. 这个家庭非常受节,从不浪费任何东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受节”两个字的发音与“守节”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守节也是指坚守节操、遵守道德规范,与受节的含义有一定的相关性。
延伸学习
受节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节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节约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受节地使用水和电,不浪费资源。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节约用水的活动,我们都积极参与,学会了受节的重要性。3.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成为受节的模范,提倡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受节”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