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模习

拼音:mó xí

注音:ㄇㄛˊ ㄒ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仿效,学习。《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自定鼎 伊 洛 ,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屈原 、 宋玉 作《楚辞》,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为文士所模习。”

基本含义
模仿学习别人的样子或行为。
详细解释
模习是由“模”和“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模”指模仿,学习别人的样子或行为;“习”指习惯,习以为常。模习的含义是指通过模仿学习他人的样子或行为,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习惯。这个成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点和行为,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使用场景
模习常用于讨论学习和成长的话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点和行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于模仿学习的态度和观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效果。
故事起源
模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述而》中的一段对话。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如何学习,孔子回答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回答中提到了“时习”,意思是学习时要时常重复练习,并且要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点来提高自己。后来,人们将“时习”改为“模习”,形成了现代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模习”,其中“模”和“习”分别表示模仿和习惯的意思。
例句
1. 他喜欢模习别人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成绩。2. 学习要善于模习他人的优点,不断进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模习这个成语:1. 将“模”和“习”分开记忆,模仿别人的样子或行为是学习的基础。2. 将成语与自己的学习经历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通过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而取得进步的场景。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模习这个成语:1. 探讨模仿学习的优点和局限性,思考何时适合模仿他人的行为,何时需要保持独立思考。2. 了解其他与学习和成长相关的成语,如“师夷长技以制夷”、“拔苗助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模习班里的同学们,他们学习很努力。2. 中学生:我正在模习我的偶像,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他一样成功的人。3. 大学生:我觉得模习是成长的一部分,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点,我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4.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模习优秀的同事,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