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荆蛮

拼音:jīng mán

注音:ㄐㄧㄥ ㄇ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中原人对 楚 越 或南人的称呼。《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 荆 蛮 ,未有攸厎。”《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王 欲立 季歷 以及 昌 ,於是 太伯 、 仲雍 二人犇 荆 蛮 ,文身断髮,示不可用。” 唐 白居易 《晋谥恭世子议》:“ 周 之衰也, 楚子 以 霸王 之器,奄有 荆 蛮 ,光启土宇,赫赫 楚国 ,由之而兴。”《西湖佳话·西湖隐迹》:“ 荆 蛮 之隐,是让国也。”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夫 楚 号雄区,人多忠节……以 荆 蛮 之餘气,鬱百年之奇气,奋能独立,强足一国。”

基本含义
指粗野无礼、野蛮无知的行为或态度。
详细解释
荆蛮一词源于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用以形容南方地区的人民粗野无礼、野蛮无知的行为或态度。荆蛮成语用来形容人们的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礼仪、不文明,通常带有贬义。
使用场景
荆蛮一词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野蛮行为或无礼态度。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粗鲁、蛮横,也可以用来形容某地区或某群体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文明礼仪。
故事起源
荆蛮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楚世家》中,描述了楚国的国君荆轲与秦国的君主秦王政敌对的故事。荆轲因为忠于楚国,被称为“荆王”。而秦国被楚国称为“蛮夷”。后来,“荆蛮”一词逐渐演变成为形容南方地区人民的粗野无礼的称呼。
成语结构
荆蛮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野无礼,真是荆蛮不堪。2. 这个地方文化水平低下,人们的行为举止十分荆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荆蛮”这个词语的发音,将“荆”联想为荆州的荆字,将“蛮”联想为南方的蛮夷,从而记忆起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荆蛮相关的成语,如“荆棘满途”、“荆天棘地”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荆蛮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是荆蛮,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这个班上有些同学的言行举止太荆蛮了,需要好好教育。3. 高中生:他的态度荆蛮无礼,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4. 大学生:这个人太荆蛮了,连最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5. 成年人:在公共场合要注意文明礼仪,不要表现得太荆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