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高视

拼音:gāo shì

注音:ㄍㄠ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向高处看。 汉 扬雄 《甘泉赋》:“仰撟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耳。’” 唐 刘沧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楼》诗:“几到 西林 清浄境,层臺高视有无间。”
(2).傲视,小看。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德璉 发迹於此 魏 ,足下高视於上京。” 唐 张九龄 《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 文王 多士, 周 室以寧; 武帝 得人, 汉 家为盛。而高视前古,独不在於今乎?” 金 王若虚 《送李鹏举赴试序》:“辞欲其精,意欲其明,势欲其若倾,故必探《语》《孟》之渊源,擷 欧 苏 之菁英……勿怪勿僻勿猥,而并若是者,所向如志,敌功无劲,可以高视而横行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宂篇下》:“ 钟 ( 钟会 )高视一世,而居 诞 ( 诸葛诞 )二子间,其人可想。”

基本含义
以高傲的态度看待他人,自视甚高。
详细解释
高视是由动词“高”和动词“视”组成的成语。高指高傲自大,视指看待。高视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以高傲的态度看待他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出色,不屑与他人交往。
使用场景
高视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傲慢自大,看不起他人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待他人时的不屑一顾、高高在上的态度。
故事起源
关于高视的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含义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强调谦虚谨慎,不自负、不傲慢。高视的出现是对这种道德观念的批判,警示人们不要自视过高。
成语结构
高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1. 他总是高视别人,从不愿意与他人合作。2. 在他眼里,别人的意见都不值一提,他总是高视一切。3. 这个人太高视自己了,从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高视这个成语:1. 将高视与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的态度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印象。2. 将高视与傲慢自大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印象。
延伸学习
如果对高视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等,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高视别人的能力,从不愿意与他人一起做作业。2. 初中生: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才是最优秀的,他总是高视他人。3. 高中生:这个人太高视自己了,从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很难进步。4. 大学生: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应该高视他人,而应该平等对待每个人。以上是关于成语“高视”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