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楼顶哥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楼顶哥 - 概述

楼顶哥,由于全国各地连续高温,武汉一些高校的学生,他们留校备战考研或打工赚学费,难耐高温纷纷睡楼顶,出现一批“楼顶哥”,他们还自嘲每个睡楼顶的同学都是折翼的天使。由于白天太热,到了晚上宿舍空间小,空气难流通,连风都是热的,一些学生在外面勤工俭学忙了一天,晚上很困,早早就上来睡觉了,那些空铺都是同学提前占好的位置,有些是备战考研的,或者是考证的,一般要到12点左右才来楼顶睡觉。

避暑

天气实在太热,所在寝室处于顶层边上,接受日照时间长,室内温度很高。以前常常是一边吹电扇,一边流汗,墙壁、椅子都是热的,早上起来身上粘糊糊的。平时寝室的椅子都热得发烫。有时在寝室上网,干脆在肩上搭块浸湿的毛巾或干脆双脚泡在冷水桶里降温。

上不了楼顶睡阳台,除了“楼顶哥”,还有“阳台哥”。一些学校暑期封校,又不愿回家,便来到了别的高校寝室暂住。晚上睡觉即使把风扇开到最大吹一夜,醒来后身上还是一身汗。有些同学索性就搬到5楼的阳台上住了,不时会有凉风吹过来,比寝室好一些,有的阳台长度约有3米,刚好可以竖着放席子,并排大概能睡下三四个人。

六成学生夜不沾床,即使不去楼顶或阳台,很多留校大学生也没睡床上,基本都在寝室打地铺。个寝室的地板上铺着席子,他们中一部分还没睡的学生,也都席地而坐上网、看书。门对门的寝室一般都夜不闭户以便通风,为防盗,开门就寝的学生大多会将椅子叠架在门口。

武汉的夏天不但热,而且湿度大,众人皆知。高校该不该装空调,一直争议不断。学生都很理性地表示,知道让学校安空调是不现实的,只是希望学校能更人性化一些,比如能否满足一些高楼层同学申请调换寝室的要求,能否在这种特殊时期开放一些有空调的夜晚纳凉点供使用,这热的天,学校能搞个凉快的地方睡觉都好啊。

面对酷暑,为了能睡个安稳觉,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留校生有他们自己的方法——租空调。放暑假后他们外出时,无意间在石门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小广告,主要介绍租售二手空调等电器。之后他们便按照地址找到了汉口前进四路一家租售二手电器的店铺。出租二手空调,有不同价位的,最终他们选择了一台400元一个季度的窗机,自己负责运送和安装。

基本含义
楼顶哥是指那些经常在楼顶或高处张望、观察他人的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喜欢窥探他人隐私或干涉他人事务的人。
详细解释
楼顶哥一词源于网络流行语,最早出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喜欢站在楼顶或高处观察他人的人,他们常常对他人的生活进行窥探,并干涉他人的事务。这个成语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喜欢八卦和插手他人事务的人。
使用场景
楼顶哥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八卦、爱管闲事、喜欢窥探他人隐私的人。你可以在社交媒体、聊天中使用它来戏谑或调侃某人对他人生活过于关注的行为。
故事起源
楼顶哥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它是由网友们创造出来的。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一个视频有关,视频中一个男子站在楼顶观察他人,并且被他人发现并称之为“楼顶哥”。这个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成为了一个流行的网络词语。
成语结构
楼顶哥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楼顶指的是建筑物的顶部,哥是指男性。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例句
1. 他总是在楼顶窥探邻居的生活,真是个典型的楼顶哥。2. 别当楼顶哥了,你应该关注自己的事情。
记忆技巧
你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楼顶上,用望远镜窥探他人的生活,这个画面会帮助你记住楼顶哥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网络流行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词语,比如“草根富豪”、“打酱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楼顶哥,他老是看我们玩耍。2. 初中生:别当楼顶哥了,你应该关注自己的学习。3. 高中生:他总是在楼顶窥探别人的生活,真是太八卦了。4. 大学生:那个楼顶哥老是八卦,没事就在社交媒体上瞎评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