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蛩蛩距虚

拼音:qióng qióng jù xū

注音:ㄑㄩㄥˊ ㄑㄩㄥˊ ㄐㄨˋ ㄒㄩ

繁体: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一说为一兽。《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按,《淮南子·道应训》引作“蛩蛩駏驉”。亦作“ 蛩蛩巨虚 ”、“ 蛩蛩鉅虚 ”。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孔子 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蟨以走。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蟨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山海经·海外北经》“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 晋 郭璞 注:“即蛩蛩鉅虚也,一走百里。”参见“ 邛邛 ”。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虚伪,言行不真实。
详细解释
蛩蛩,古代竹节虫,虚弱无用;距,离开;虚,虚假。成语“蛩蛩距虚”形容人的态度虚伪,言行不真实,表面上看起来很虚弱无用,实际上却离开了真实,缺乏真诚和真实性。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不真实,态度虚伪的情况。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却是心怀鬼胎的情况。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蛩蛩虫和虚虫的对话。蛩蛩虫自称“天地之间莫我知者也”,而虚虫则表示自己“非其所知也”。这个故事通过蛩蛩虫的自夸和虚虫的谦虚,寓意人们应当真实谦虚,不要自夸虚伪。
成语结构
蛩蛩距虚的结构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中名词“蛩蛩”表示虚弱无用,动词“距”表示离开,形容词“虚”表示虚假。
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却是个蛩蛩距虚的人。2. 这个人说话总是虚情假意,真是蛩蛩距虚。
记忆技巧
可以将“蛩蛩距虚”拆解为“蛩蛩距虚”,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成语和寓言故事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道貌岸然只是蛩蛩距虚。2. 初中生:她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却是个蛩蛩距虚的人。3. 高中生:他的言行总是蛩蛩距虚,让人难以相信他的真诚。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善于蛩蛩距虚,不露声色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