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凌烟

拼音:líng yān

注音:ㄌㄧㄥˊ 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凌烟 ”。 1.犹凌云。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或飘翰凌烟,或潜泳浮海。” 唐 骆宾王 《送王赞府上京参选赋得鹤》:“虚心恆警露,孤影尚凌烟。” 唐 虞世南 《飞来双白鹤》诗:“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2). 凌烟阁 的省称。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凌烟 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明 陆采 《明珠记·返旆》:“罢干戈,功写 凌烟 谁似我,声名千古壮京都。” 郁达夫 《题写真答荃君》诗之三:“儒生无分上 凌烟 ,出水清姿颇自怜。”
淩煙:凌烟阁 的省称。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 汉 唐 陋矣,其殊勋盛烈,亦纪官爵,图形貌,有 麒麟 、 云臺 、 凌烟 之目,夸其得意。” 元 马谦斋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夏》曲:“先生豪放,诗狂酒狂,志不在 凌烟 。” 明 张居正 《寄严少师三十韵》:“所希垂不朽,勋业在 凌烟 。”

基本含义
高耸云霄,超越尘世,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详细解释
凌烟原指山峰高耸入云,超越尘世,后引申为形容人的抱负、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远大抱负、志向或事物的高远境界,也可用于赞美英雄、伟人等。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的诗才高超,作品流传千古。有一次,李白在写诗时,灵感突然来临,他登上一座高山,迎着朝阳,俯瞰山下,浑身都充满了豪情壮志。他写下了“壮志凌云霄”的诗句,意思是他的志向就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一样,超越尘世,追求卓越。后来,人们将“凌云霄”简化为“凌烟”,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
成语结构
凌烟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凌”和名词“烟”组成。
例句
1. 他年少时就立下了凌烟的志向,一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2. 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位凌烟的英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记忆技巧
可以将凌烟与高山连想,想象一座高山耸立云霄,代表追求卓越的志向。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志向、抱负相关的成语,如志在四方、远大前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凌烟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凌烟的音乐家,演奏出美妙的乐曲。3. 高中生:她的凌烟志向是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帮助更多的人。希望以上关于成语“凌烟”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