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静退

拼音:jìng tuì

注音:ㄐㄧㄥˋ ㄊ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恬淡谦逊,不竞名利。《韩非子·主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因其自然,用安静退。” 唐 韩愈 《举荐张籍状》:“右件官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盖 乐天 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
(2).指安静的退隐生活。 宋 曾巩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 熙寧 二年……以为 筠州 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岁,安于静退三十餘年。” 清 唐孙华 《元宵前一日》诗之三:“ 柳州 思静退,有地且名 愚 。”

基本含义
指在困境或危险面前,保持冷静、不慌不忙地撤退或避开。
详细解释
静退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静”表示冷静、稳定,而“退”表示撤退、避开。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在面对困境或危险时,保持冷静的心态,不慌不忙地撤退或避开。它强调了在面对逆境时保持冷静和谨慎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静退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境或危险时的应对方式。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不慌不忙地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例如,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静退,暂时离开问题现场,冷静思考解决办法,而不是盲目行动。
故事起源
静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刘秀传》。刘秀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起兵反抗暴政时,曾经遇到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当时,他的部队被敌人围困在一座城市里,局势非常危急。刘秀面对困境,决定暂时撤退,保持冷静,等待时机。最终,他成功地躲过了敌人的追击,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静退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静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面对困境,他选择了静退,不慌不忙地寻找解决办法。2. 在商场竞争激烈的时候,有时候静退一步反而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静”字与冷静、稳定的意思联系起来,将“退”字与撤退、避开的意思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不慌不忙地退后一步,避开危险。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静退相关的成语,如“沉着应对”、“稳定行动”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压力,我要学会静退,冷静应对。2. 初中生:遇到欺凌时,我要静退,不与他们发生冲突。3. 高中生:考试没有考好,我决定静退一段时间,好好复习。4. 大学生:实习遇到了困难,我选择了静退,寻找更好的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