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毗耶

拼音:pí yē

注音:ㄆㄧˊ ㄧㄜ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2).指 维摩诘菩萨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
(3).指《维摩经》。 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基本含义
相似、相近
详细解释
毗耶指事物相似、相近,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程度。
使用场景
毗耶一词常用于文学作品、讲演或日常交流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程度。
故事起源
毗耶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后来被引申为成语。据说,佛陀在讲述佛法时,常常使用毗耶一词来形容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程度。
成语结构
毗耶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她的笑声和妈妈的笑声真是毗耶,听起来几乎一模一样。2. 这两幅画的风格非常毗耶,很难区分哪一幅是哪一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毗耶与“相似”或“相近”这样的词语联想在一起来记忆。另外,可以将例句和使用场景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毗耶相关的成语,例如毗连、毗沙门、毗舍离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并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两只猫的颜色毗耶,都是黑白相间的。初中生:我觉得这两篇文章的风格很毗耶,都很朴实和真实。高中生:这两个城市的气候毗耶,都是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大学生:这两位作家的写作风格非常毗耶,都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