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迁都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迁都 - 概念

迁都表示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由另一个城市取代的意思。主要行动是将政府高层重要机关总部迁移至新首都,在古代,多数国家都面对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令到古代国家需要迁都的机会较多。但亦因为古代国家行政架构较为简单,迁都相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是容易得多,现代的国家迁都要顾及将庞大复杂的政府部门有序不紊地调迁的步骤,和巨大的国家经济开支,故此一次完整的迁都可能要花上近10年的时间。

迁都 - 首都

首都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会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迁都背后的原因亦可以涉及很多原因。旧的首都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经济)而逐渐丧失其重要性。朝代的交替也可能代表首都的迁移,例如中国古代的迁都。也有按照领土变更或扩大而迁移首都的例子,例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或东西统一后的德国(波恩—柏林)。或是像巴西或澳大利亚等重新建造城市移转首都的例子。

中国迁都话题再掀热议 专家建议迁往中小城市

曾在全国“两会”引起关注的“迁都”话题,最近再掀议论。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认为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建议将首都迁往长江中下游华东某中小城市。

梅新育认为,一个大国选择首都,应当考虑国家发展和应对挑战的需求,当初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的理由现已不复存在。

他说,元明清选择北京,主要基于大一统政权奉行“塞北本位”的利益需要。尤其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边”巩固江山。1949年新中国定都北京,有接近当时的友好邻国前苏联之意。时至今日,依靠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中国已无须“天子守边”。自鸦片战争以来,东方逐步取代北方成为对华最大军事威胁的方向。

梅新育指出,近年北京的发展,碰到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空气污染等难题,还受到北方荒漠化的威胁。北京地处缺水地区,一座近20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水资源已“超负荷”。南水北调、搬迁首钢都难以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南方及周边省份带来压力。另外,不断膨胀的人口和产业,对北京的生活品质带来挑战。环境污染、房价居高不下也随之而来。梅新育认为,从长远来看,迁都有助于化解上述问题。就中短期而言,国内外对奥运之后仍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迁都还有助于提供新的经济题材。

至于新的首都建在何处?梅新育主张应当在长江中下游之交处选择一个周边空地比较广阔的中小城市。新首都市中心能够提供其他现成大城市所无法提供的地皮建设中央政府各个部委。新首都还应满足一个条件:本地人口不宜太多,容易全部使用普通话交流。

“迁都”之议由来已久

国内学界议论“迁都”问题始于1986年。其后,陆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在全国“两会”提过类似建议。

目前,有关迁都的主张大致分四种方案:一是维持不变,只是对北京城市结构和职能作调整。对于北京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拟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建设卫星城市等办法加以解决。这种观点目前占主导地位。

二是建设“副都”,地点可在北京近郊,或河北的涿州、廊坊等地。副都规模100万人口为宜。

三是借鉴荷兰、南非等国的制度,实行“双都”,一个为政治首都,另一个是经济首都,即北京为政治首都,上海为经济首都。另外也有人主张可在西安、武汉、成都、兰州等城市中选择一到两个作为“陪都”,以解决国家东西和南北的不平衡问题。

不少专家反对“迁都”

“迁都”建议也遭到许多专家反对。目前比较集中的理由是:“迁都”是一项重大决策,应该慎之又慎,否则影响国家的政治基础,也影响社会稳定。从国家发展和军事战略看,北京背依大山,前控平原、海洋,符合定都的规律,虽然北京现在遇到一些发展难题,但这些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对于目前北京承载过重的职能,对策应是分散北京的城市功能,而不是简单“迁都”。“迁都”并非当务之急。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