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引咎责躬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ǐn jiù zé gōng ㄧㄣˇ ㄐㄧㄨˋ ㄗㄜˊ ㄍㄨㄙ

引咎责躬(引咎責躬) 

同“ 引咎自责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 壹 姦罪发露伏诛, 权 引咎责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坐定, 庾 乃引咎责躬,深相逊谢。”《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庚子,以旱故,公卿以下,引咎责躬。”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因为犯了错误或做了不好的事情而自己承担责任,主动检讨和反省。
详细解释
引咎责躬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引,表示引导、引起;咎,表示过错、责任;责躬,表示自己承担责任、反省。引咎责躬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行为而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
使用场景
引咎责躬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犯错或做错事之后,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反思和改正的情况。可以用于表扬那些能够勇于面对错误并积极纠正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回避责任、不愿意承担后果的人。
故事起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刘邦在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因为一次错误的军事决策导致了重大的失败。刘邦为了表示自己对此次失败的承担责任,让自己被绑在车前面,由士兵鞭打着走回军营,以示自责。这个故事成为了“引咎责躬”的典故。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引”、“咎”和“责躬”。
例句
1. 领导者应该懂得引咎责躬,当团队犯错时,应该首先承担责任。2. 他对自己的过错非常清楚,因此毅然引咎责躬,积极改正错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责罚,承担责任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引咎责躬”的典故和使用情境。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自助者天助”、“自食其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明白了,如果我犯错了,应该引咎责躬,不要推卸责任。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引咎责躬是一个好的品质。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考试作弊被发现后,他引咎责躬,主动向老师认错。4. 大学生:在工作中,如果犯了错误,我会引咎责躬,积极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