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义军

拼音:yì jūn

注音:ㄧˋ ㄐ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1).义师。《晋书·桓玄传》:“义军乘风纵火,尽鋭争先, 玄 众大溃。” 唐 杜甫 《悲陈陶》诗:“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2).古代统治阶级或民间临时组合起来的部队。《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詔大括天下将吏及民间马;又发民为兵,每七户出征夫一人,自备鎧仗,谓之义军。” 宋 马令 《南唐书·节义传》:“ 周 人来侵 淮 南,民自相结为队伍,以拒 周 师,谓之义军。”

近义词

义师、义兵

反义词

王师

基本含义
义军指的是为了正义事业而组成的军队,也可以泛指为正义而斗争的人群。
详细解释
义军一词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义军运动。在古代中国,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问题严重,许多人为了反抗不义的统治而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义军。义军通常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他们奋勇作战,为正义事业而战斗。义军的行动代表了人们对不公平和不正义的抗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力量。
使用场景
义军一词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一般出现在历史书籍、文学作品或相关讨论中。可以用于描述一些为了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群,或者用于比喻一些积极向上、为社会公益事业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
义军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义军运动中。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义军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等。
成语结构
义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们组成了一支义军,为了保护弱者而战斗。2. 这个团队是一个真正的义军,他们为了改善社区环境而努力。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义军与为正义而战的军队联系起来,形成“为正义而战的军队”这个形象,帮助记忆义军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义军运动,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义军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义军们每周末都会去帮助孤寡老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义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3. 高中生:这个组织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义军,他们在自然灾害中提供援助。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一支有社会责任感的义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