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冤诉

拼音:yuān sù

注音:ㄧㄨㄢ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因冤屈而上告。《旧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 , 仪凤 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基本含义
指无故或无理由地诉讼,冤枉控告他人。
详细解释
冤诉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冤指冤枉、冤屈,诉指告状、控诉。冤诉的含义是指无故或无理由地诉讼,冤枉控告他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无端地对他人进行诉讼或控告,没有任何根据或证据支持。
使用场景
冤诉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诉讼或控告他人的行为没有合理的依据或证据,是无端的。可以用来描述一些不公正的诉讼案件或冤案。
故事起源
冤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学家,他因为他的学说而得罪了一位当时权势极大的官员。这位官员为了报复孟子,冤枉他犯了罪,将他告上了法庭。孟子在法庭上辩解自己的清白,但是官员却无视他的辩解,坚持要将他定罪。最后,孟子被判处了冤枉的罪名,成为了冤案的受害者。这个故事成为了冤诉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冤诉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冤和诉。其中,冤是形声字,由冖和元组成,冖表示罩在头上的冠帽,元表示初生的草木。诉是形声字,由讠和斥组成,讠表示言语,斥表示驱赶。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无端地对我提起了诉讼,完全是冤诉。2. 这起案件是一个明显的冤诉,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告有罪。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冤诉的两个字形象地联想起来进行记忆。冤可以联想到“冤枉”,诉可以联想到“诉讼”,将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意思明确的成语。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冤诉相关的成语,例如“冤家对头”、“冤有头,债有主”等。这些成语都有着丰富的故事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冤诉了同学偷了他的铅笔盒,但是后来发现是自己弄丢了。2. 初中生:他被冤诉了偷窃他人财物的罪名,经过调查发现是他人诬陷。3. 高中生:这个案件涉及到了一起冤诉,被告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告有罪。希望这个关于“冤诉”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