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特书

拼音:tè shū

注音:ㄊㄜˋ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特别书写;突出记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青布帘大写着‘员梦如神’,纸招子特书个‘听声揣骨’。”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大国用兵以掩人之不备,《春秋》特书以著其罪也。”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四章:“由于 詹大悲 熟人多,各处奔走,加上第二天的《商务日报》大书而特书,这就不能不引起……那班 清 吏的注意。”参见“ 大书特书 ”。

基本含义
指特别的书籍,特指有关某一方面的专著或重要的文献。
详细解释
特书是由“特别”和“书”的合成词,原指特别的书籍,特指有关某一方面的专著或重要的文献。这里的“特”表示特殊、独特的意思,强调该书的重要性和价值。特书常常是某个领域的经典作品或权威著作,对于学习和研究该领域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使用场景
特书常用于描述学术研究、专业知识领域,指那些有着重要价值的书籍。在学术界、研究机构或图书馆中,人们常常会谈论、推荐或借阅特书,以便深入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故事起源
特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他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其中“阅金经”一句,表示刘禹锡在陋室中阅读重要的经典书籍,特指有关金石学的重要文献。后来,特书逐渐成为指代重要著作或专著的成语。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望,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特书。2. 这本特书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个学者深入研读。3. 对于学习历史的人来说,这本特书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记忆技巧
可以将“特书”与“特别的书籍”进行联想,特书是指那些重要的、有特殊价值的书籍。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特书这个词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可以通过阅读特书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多读特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 初中生: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特书,里面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实验。3. 高中生:老师推荐的这本特书对我的论文写作非常有帮助。4. 大学生:我正在阅读一本特书,它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5. 成人:我一直想读一本关于古代历史的特书,以便更好地理解过去的文明。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