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廪廪

拼音:lǐn lǐn

注音:ㄌㄧㄣˇ ㄌ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廪廩”。1.危殆;阽危。廪,通“ 懍 ”。《汉书·食货志上》:“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廩廩也,窃为陛下惜之。”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廩廩,危也。”
(2).惊慌貌;危惧貌。 清 钱谦益 《上高阳师相书》:“千百夫之长以及士卒,廩廩奔命,如不终日。” 严复 《主客平议》:“比者 奥 、 意 、 德 、 俄 之主,咸早暮廩廩於均富无政府党人,如此而曰国治,得乎?”
(3).谓有风采。廩,通“ 凛 ”。《汉书·循吏传序》:“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廩廩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颜师古 注:“廩廩,言有风采也。”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矧平生风节,又廪廪较著者哉!”
(4).犹庶几,渐近。《史记·孝文本纪赞》:“廩廩乡改正服封禪矣,谦让未成於今。”《公羊传·襄公二十三年》“夏, 邾娄 鼻我 来奔” 汉 何休 注:“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廩廩近升平。”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体态消瘦,极度瘦弱。
详细解释
廪廪一词来自于古代食物仓库的名称“廪”,原指粮食储备丰富。而在现代汉语中,廪廪用来形容人的体态非常消瘦,非常瘦弱的样子。
使用场景
廪廪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状况非常瘦弱,或者形容某人因为长时间饥饿而消瘦的样子。它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外貌特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因为生活困苦而身体状况不佳。
故事起源
根据古代历史记载,廪廪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为了解决百姓的饥荒问题,亲自前往廪仓检查粮食储备。当他看到廪仓里的粮食非常丰富时,他感到非常高兴,用“廪廪”来形容储备充足的粮食。
成语结构
廪廪是一个重叠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表示程度加深。
例句
1. 他因为长时间饥饿,变得廪廪的。2. 这位老人生活困苦,看起来廪廪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廪廪”与“瘦瘦”相对应,两个词的发音相似,都表示瘦弱的意思,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廪廪是形容人瘦弱的成语,与之相反的成语是“肥头大耳”、“肥肉白菜”。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体态相关的成语,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长时间不吃饭,变得廪廪的。2. 初中生:这个人瘦得廪廪的,看起来很虚弱。3. 高中生:他每天只吃一顿饭,瘦得廪廪的,真是可怜。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