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榛梗

拼音:zhēn gěng

注音:ㄓㄣ ㄍ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1).丛生的杂木。喻指荒僻之地。《旧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山中险峻,先无蹊径,但冒履榛梗,昼夜兼行。”
(2).阻碍,障碍。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长驱 岭嶠 ,梦想京畿。缘道酋豪,递为榛梗。”《周书·韦孝宽传》:“窃以大 周 土宇,跨据 关 河 ……唯彼 赵 魏 ,独为榛梗者,正以有事三方,未遑东略。”
(3).谓隔阂、嫌怨。 唐 杜甫 《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诗:“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过,几不自容,曰:‘若不少记榛梗,请偕归。’”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原本的面目或本质。
详细解释
榛梗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榛指的是榛树,梗指的是树干。榛梗原本是指榛树的树干,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原始状态或本质。它强调了事物最基本的特征和真实的本质,有时也暗指事物的原始状态比后来的变化更加真实和可信。
使用场景
榛梗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本质、真相或基本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强调某人或某事的真实面目,或者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故事起源
榛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战国时期与刘邦争夺天下。故事中,刘邦派人给项羽送去了一篮榛子,项羽接过来后,拿起一根榛子的树枝,把榛子的果实都摘掉了,只剩下了树枝。刘邦的使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项羽回答说:“这就是榛梗。”意思是他只要榛树的树干,不要榛子的果实。后来,榛梗就成为了形容人或事物本质的成语。
成语结构
榛梗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
例句
1. 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是我能看出他的榛梗。2. 这个公司的榛梗是追求利润,而不是顾及员工的福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榛梗的意思与榛树的树干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棵榛树,只有树干没有果实,表示人或事物的本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榛梗相关的成语,例如“榛莽”、“榛蔓”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告诉我,人要看别人的榛梗,不能只看外表。2. 初中生: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坏人最后被揭露出榛梗的故事。3. 高中生:只有了解一个人的榛梗,才能真正了解他的性格和行为。4. 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了解对方的榛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交流和相处。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