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凡百

拼音:fán bǎi

注音:ㄈㄢˊ ㄅ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形)一切。
[构成]
偏正式:凡(百
[例句]
凡百事务。(作定语)

详细解释

◎ 凡百 fánbǎi
(1) [the whole;all] 〈方〉∶总括;概括
老张把老王当做知己,凡百事情都向他说
(2) [in any case;at anyrate;anyhow]∶好歹,无论如何
你凡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儿不当的,叫他打个不数。——《醒世姻缘传》
(1).一切;一应。《诗·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 郑玄 笺:“凡百君子,谓众在位者。”《晋书·山涛传》:“天下事广,加 吴 土初平,凡百草创,当共尽意化之。”《镜花缘》第九五回:“好在他自从做了这件好事,凡百事务,莫不如心,连那从不生草的不毛之地也都丰收起来,家运大转。”
(2).诸君;众人。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凡百敬尔位,以副飢渴怀。” 晋 陶潜 《命子》诗:“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於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隋书·音乐志上》:“ 梁武帝 本自诸生,博通前载,未及下车,意先风雅,爰詔凡百,各陈所闻。” 唐 颜真卿 《天下放生池碑铭》:“ 真卿 勒铭,敢告凡百。”
(3).无论如何。《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你凡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儿不当的,叫他打个不数。”

基本含义
凡百意为“所有的”、“一切的”,表示包括所有的事物或人。
详细解释
凡百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一范围内的全部事物或人,表示没有例外,包括了所有的。它强调了全面性和包容性。
使用场景
凡百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来强调某个范围内没有例外,包括所有的事物或人。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谈论社会问题、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
故事起源
凡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论语》中。在《论语·为政》一章中,孔子说:“凡百圣人,盖聪明者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所有的圣人都是聪明的。后来,人们将“凡百”这个词语引申为包括一切、没有例外。
成语结构
凡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凡”表示“一切”、“所有”,第二个字“百”表示“百分之一百”,即“全部”的意思。
例句
1. 凡百人都希望生活幸福美满。2. 这个方案考虑了凡百可能出现的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凡百与“范本”进行联想,因为凡百意味着包括所有的事物,就像范本一样,没有例外。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包罗万象”、“无所不包”等,来扩展对凡百这个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凡百的动物都应该受到保护。2. 初中生:凡百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3. 高中生:凡百的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4. 大学生:凡百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取。5. 成年人:凡百的职业都需要努力和专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